食盐、面粉、板蓝根、瓶装水……这些年来,被老百姓抢购过的物品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恐怕就是食盐了。
2003年非典,抢盐;
2008年汶川地震,抢盐;
(相关资料图)
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露,抢盐;
时隔12年,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抢盐再次上演。
淮盐管够,不必囤货
自8月23日开始,抢盐情形遍及全国各地,从中盐集团到苏盐集团都相继发声,稳定市场预期和民心期待。
据中盐集团披露,当前我国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
江苏方面先看市场异动情况,到25日下午,南京部分商超的食盐货架依然供不应求。苏盐集团数据显示,截至24日晚18时,两日内全省约抢购食盐9400吨,为正常销量的7倍。
8月24日深夜,苏盐集团发布声明:“淮盐管够,请消费者安心选购,不必囤货。”作为江苏食盐供应主渠道,其在全省13个市建有食盐政府储备及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共计6万余吨,可以满足全省居民2个月食盐日常用量。
如苏盐集团所称,江苏市场供应的“淮盐”绝大部分为井矿盐,采自地表1000米以下的盐矿。
您未必知道,“苏大强”还是产盐大省,江苏盐岩矿产资源储量及生产规模均居全国前列,在以淮安为中心方圆150平方公里范围内,地下岩盐储量高达2500亿吨。
淮盐出,天下咸
“淮盐”因淮河横贯江苏盐场而得名。
历史上,淮盐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有“淮盐出,天下咸”,“两淮盐税甲天下”之说。
千百年来,淮盐行销甚广。在昔日“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淮安,勾画了陆水相接、江河贯通、千帆竞发的景象;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从建设华中金库支援前线,到捐赠“淮北盐场号”飞机抗美援朝,再到改革开放后担起消除碘缺乏病的重担。
此次抢购情形发生后,苏盐集团位于淮安的下属企业苏盐井神24小时开足马力运行,其中苏盐井神二分公司日产约1100吨,24日发运小包装食盐1419吨。
“淮盐不仅有文化基因、红色传统,还有社会担当。”苏盐井神总经理莫宗强说,公司现拥有8个井矿盐采矿权,保有资源储量逾120亿吨,目前年食盐生产能力达150万吨,可满足江苏及周边省份2亿消费者的食盐需求。
抢盐背后的社会心理
2003年“非典”期间,人们抢盐囤盐,是谣传碘盐可以防疫。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泄漏。我国部分地区受影响发生食盐抢购,是因为传言食用加碘食盐防止核辐射。
面对一些危机抑或灾难,碘盐自然不能“包治百病”,又何以每每成为人们要抓紧的“稻草”?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后梦婷认为,“这种心理和行为源于本身的信息不对称,普通老百姓很难掌握事件的全貌和影响,对事件缺乏一个理性的判断,就会因此产生担忧和恐慌。”
“这种担忧本身是我们普通人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是由于信息传播中一些不实信息、虚假信息的混杂,反而加剧了担忧恐慌的程度。”在后梦婷看来,关于日本核辐射的信息很多,使得网络上嘈杂的声音淹没了理性的声音。
此外,有一部分人明明知道“盐的生产并非仅仅来源于海水”,但因害怕别人都会受到谣言的影响,从而使得自己处于“抢不到盐”的“劣势”地位,因而产生趋同心理,加入了“抢盐”大潮。
后梦婷认为,应对这种社会性恐慌心理,一方面需要政府、官方媒体及时发声,另一方面也需要普通民众喜欢的意见领袖发声,合力击退非理性情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