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英国最大的酒庄Rathfinny Wine Estate推出了其在北冰洋水域海底陈酿了六个月的起泡酒——“Havets Bobler”,并表示:“尽管在北极水域只待了六个月,但由于相对缓慢的陈酿过程,这款葡萄酒表现出非凡的活力,并保持了无可挑剔的状态。”
自诞生至今短短十余年,全球各地不断有酒庄开始尝试探索海底陈酿葡萄酒,甚至早在5年前,有中国酒庄也加入了进来。对于这种全新的葡萄酒陈酿方式,国内酒商是如何看待的呢?
0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球各地的效仿与跟进
2010年,在瑞典和芬兰之间的波罗的海Aland群岛附近,发掘出了一艘19世纪沉船。潜水员们从沉船遗迹中打捞出了145瓶香槟,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仍有饮用价值,而其中一瓶1839年份的凯歌香槟(Veuve Clicquot)更是以创纪录的43630美元被拍出,成功点燃了葡萄酒行业的灵感。
这批在水下“窖藏”多年的葡萄酒在海底陈酿时,接触到更少的氧气和光线,温度也相对保持稳定,因而产生了与陆地酒窖中陈酿的葡萄酒截然不同的品质。
随后,从旧世界的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到新世界的美国、南非、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不断有酒庄开始效仿、尝试这种在海底陈酿的新工艺。
尽管2015年,美国葡萄酒相关监管机构曾对海底陈酿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但这种方式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小众趋势,蔓延到世界各国。甚至在2018年,位于山东蓬莱的某酒庄也推出了中国首款海底陈酿产品“海藏壹号”。“海藏壹号”先在地窖中陈酿了12个月,再放入长岛海域海平面下16米的海底继续窖藏。
02
进口商:成本很高,但确实有特点
在中国,前些年已有进口商涉足该品类,并进口至国内市场销售。不过由于产品外观的特殊性,按照海关相关的法律法规,产品无法直接进入国内市场。
“海底陈酿葡萄酒经过一段时间的海底陈酿,在瓶身上会附着一些海底生物的滞留物。但从我国海关的相关规定来看,只要有泥土,均是无法通关的。所以我们会先在香港把瓶身完全清洗干净,然后再通关进入内地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相关的进口成本。”花雅酒业(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刘峰伟表示。
不过与国外市场相比,这也导致了从品相上来看,国内市场的进口海藏酒与其他葡萄酒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同时,由于海藏方式的各项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也水涨船高。“例如同样是格拉芙产区的产品,经历过海藏之后,价格甚至能够增加2-3倍。”刘峰伟表示。
从理论上来看,海底陈酿确实有一定优势,具有恒温、恒湿、无氧、避光等特点。国际上有专业人士指出,相较于陆地窖藏酒,海藏酒的味道有明显变化,风味更复杂,在某些情况下,尝起来更新鲜。但在什么条件下,什么样的葡萄酒能在水下陈酿中获得最好的效果,目前仍在进一步探索中。
刘峰伟也表示,真正的海底陈酿能够加速葡萄酒的熟化过程,同时也能够增加酒体的复杂度,非常有自身的特点,这也是不断有酒庄效仿的原因。
03
经销商:市场太过小众,复购率不高
长沙葡壹精品酒业总经理方奕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海藏酒产品,但在他的印象中,这类产品的特点却并不明显。
“感觉更多是噱头和概念,跟很多纪念版产品的概念差不多。从口感和品质来看,与常规产品并没有明显差别,而且海底陈酿的方式,本质上技术含量并不高。”方奕表示。
另一位四川经销商也表示:“单纯从口感来看,海藏酒仅增加了类似于海盐的风味,与常规产品的差异并不明显。但产品在价格上偏高,更需要说服的是消费者。”
从整个市场层面来看,海藏酒确实少有市场流通,算是小众中的小众。也有经销商彭宇(化名)直言,虽然产品有海底陈酿的概念,但很多客户均是抱着尝鲜的心态,真正能够沉淀下来的稳定客户很少,难以形成持续稳定的市场氛围。
“至少从现阶段来看,海底陈酿葡萄酒很难作为一个细分的品类进入市场,即使是小众市场也很难。”方奕表示。
而刘峰伟在近两年也没有进口相关产品,“主要是因为法国合作方弗兰克(WBO注:海藏酒、雪藏酒品牌法国绿杰城堡(Chateau de lugey)庄主)去世,所以不想再接其他产品。但海藏酒本身确实算是比较独特的产品,明显区别于其他同质化葡萄酒,而其产量的稀少也决定了市场流通量的稀缺,不过当时我们一部分高端客户是非常认可的。”
来源:葡萄酒商业观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