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相关资料图)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魏利军、王海盛编写,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仿制药企兴衰启示录》,从国际视角出发,以15家全球知名仿制药企的发展脉络为案例,分析了不同药企在各自的市场机遇中,以产品战略为导向的发展与演变。该书对我国广大仿制药企业加快转型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典型学习案例,具有较好的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本版自即日起将持续摘发该书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美国土生土长的仿制药巨头迈兰(Mylan),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2019年拥有员工3.5万名,销售额为115亿美元,是全球第三大仿制药巨头。2020年末,Mylan与辉瑞剥离的非专利品牌药业务(Upjohnbusiness)合并为晖致(Viatris),合并后新公司的销售额达179亿美元(2021年),其中仿制药70亿美元,依然是仅次于Teva和Sandoz的第三大仿制药巨头。
Mylan的早期发展史
Mylan的发家历程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1961年,年仅27岁的传奇人物Milan Puskar和他的战友Don Panoz在西弗吉尼亚州的白硫磺泉地区一起创办了Milan Pharma。虽然是制药公司,但起初这家公司并不能生产药品,仅是一家地域性的药品分销商。60年代中后期,该公司搬到摩根敦(Morgantown)并开始生产维生素、青霉素和四环素,成为一家仿制药企业。70年代初期,Milan制药又获批生产红霉素、氨苄西林等抗生素,而且在产品线获得扩大的同时,合作客户也逐步增加,发展状况较为喜人。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考虑大力发展仿制药,但长期“创新”与“仿制”的博弈让行业发展止步不前。1966年,美国FDA开始对上市产品进行质量与疗效的再评价,其间还收紧了仿制药的审批,在整个 60年代一共仅授予了40个批文。加之受各州反替代法的限制,仿制药的市场境地到了历史的最低谷,在1970年224亿美元的医药工业产值中,仿制药所占的比重不到5%。
在当时的行业背景之下,Mil an能够获得多个仿制药的批文,已充分说明了该公司的实力和魄力。然而,“创新”与“仿制”间的争议到20世纪70年代依然没有得到良好解决,仿制药市场依然得不到良好发展,以往对仿制药前景看好的人也因看不到未来而改变了想法。1972年,公司管理层对发展方向发生了分歧,后来上升为激烈的纠纷,创始人Milan Puskar在斗争中不得已离开了公司。因为 Puskar的离开,Milan Pharma也被改名为 Mylan Lab,并于1973年2月开始在场外交易(一种小微公司在证交所以外交易股票的路径)股票。
由于创始人的离开,公司失去了主心骨,在短短的几年间就到了濒临倒闭的地步。1975年,Roy McKnight加入Mylan的董事会,但他很快发现Mylan已经破败不堪,库存被夸大200万美元,欠税超40万美元,工人集体罢工,净资产达负90万美元情急之下,McKnight夺取了公司的控制权,但碍于没有制药企业的管理经验,他只能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1976年,Roy McKnight从爱尔兰请回了Mi lan Puskar,而此时的Puskar已是Elan集团的合伙人。回归后Puskar出任Mylan的总裁,并与McKnight一道对公司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革。在McKnight成功说服银行为公司争取到额外贷款的同时,还对企业进行了裁员瘦身,停止一切赔钱品种的生产,并扩大营销力量,以促进产品的销售。在Puskar回归一年后,Mylan又重新实现了盈利,并于1978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业界对仿制药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美国FDA加大了仿制药的审批力度,Medicare开始制定费用控制措施,各州也开始陆续废止反替代法,仿制药行业迎来了最初的曙光。而Mylan充分汲取了之前的教训,在充分优化公司运营效率的同时,抢先仿制专利失效的创新药品。到80年代初期,Mylan的销售额已达3000万美元,在当时规模仅为 10亿美元的美国仿制药市场中,Mylan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仿制药生意的不断做大,Mylan萌生出孵化新药的想法,经过5年的开发和500万美元的研发投入,其第一个改良型新药Maxzide(氢氯噻嗪/氨苯蝶啶)于1984年获得美国FDA批准。 (一)
(摘编自《仿制药企兴衰启示录》,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