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财经 宏观 商业 金融 理财 行情 股票 外汇 期货 基金 综合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世界看点:他是唐朝大诗人,有着强大的朋友圈,一生正直爱国,却死于冤杀

2023-06-07 17:35:16 个人图书馆-茂林之家

我们都知道:“诗以言志,歌以咏怀”。不少好的诗词作品,都是诗人们经历过磨难之后,才得以创作出来的。因此,他们难免会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怀才不遇”之类的愤懑,常常借着诗词吐一吐心中的怨气。

哪怕是豪放潇洒如诗仙,一旦失意,也难免懊恼,他曾在诗中抱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即使忧国忧民的诗圣,也会发牢骚,不禁感慨:“生前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王维不得意的时候直接写道:“晚来颇好道,万事不关心”;孟浩然更是经常抱怨:“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翻遍整本唐诗,不难发现:从来不闹情绪、不使性子的诗人极少,唯独一人例外,他便是——王昌龄。


(资料图)

但其实,在盛唐的所有诗人中,王昌龄才是最有资格吐一吐心中怨气的那位。

王昌龄,于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出生在山西太原一个普通的家庭。

二十岁出头的时候,王昌龄曾居嵩山学道过一段时间。他当然不是冲着修道去的,他心里是有理想的,这个理想才是支撑他走进嵩山的原因:毕竟修道也是一条通往仕途的路。关于这段日子,他曾在《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描述过:“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

在嵩山呆了3年之后,他还曾到长安谋求发展,可是也没什么成效。后来,唐玄宗为推行军事改革,建立募兵制度之时,王昌龄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去保卫边疆,他带着青年的热血与激情,投笔从戎,信心满满地开启了自己的报国之路。

此时的王昌龄刚满26岁,正是肆意潇洒的青春年华。然而,他毅然决然地参了军,戍守边疆的日子充满了艰辛,他也从不言苦。他是真正上过战场的诗人,整日与大漠与风沙相伴,面对战争和死亡,他也从未退缩。也正是这段艰难的岁月,才造就了这位伟大的边塞诗人,其著名的边塞诗,大都作于此时。

开元十五年,也就是王昌龄二十九岁的时候,终于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四年后,他又以博学宏词登科。

然而,两次高中也没能换来王昌龄仕途上的平顺,他一辈子做的都是基层小官,即便是仕途的顶点也不过是:江宁丞、龙标尉,最高才是正八品。

他有着顶级的学历,却领着低微的俸禄,整日处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之中,换成李白,即便是温和的杜甫,早就写诗把大唐骂上一千遍了。但是,王昌龄却从不抱怨,反倒是干得兴致勃勃,以至于在此期间,他也留下了很多爱岗敬业到极致的诗句。

在王昌龄的所有作品中,有两类题材格外耀眼:一类是边塞诗,一类是赠友人诗。

边塞诗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王昌龄的边塞诗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他的诗中:有黄沙大漠的风光,有边塞生活的凄苦;有怨妇思夫的凄凉,有壮士怀乡的悲壮;有金戈铁马的豪放,有视死如归的坚强;有烈士报国的情怀,有建功立业的豪壮;更有直上凌烟阁的理想。

纵观王昌龄的一生,即使面对残酷的战争,哪怕人生再落魄,仕途再不如意,他也不曾抱怨吐槽过、更未曾有过自暴自弃的时候, 这或许就是王昌龄的伟大之处,所以他也被世人称作:诗家夫子王江宁。

王昌龄一直深爱着大唐,并且他始终相信这个国家。不管前方的路途多么险恶,不论自己遭遇了多少磨难,他都始终:“一片冰心在玉壶”。他是这样想,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晚年的唐玄宗,正日和他心爱的杨贵妃一起,在荒淫的生活中醉生梦死,导致政治昏暗,内有李林甫、杨国忠弄权,外有安禄山等藩镇受宠。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等节度使,在与契丹、回纥(hé)的斗争中常常失利,给将士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可即使面临这样的现状,诗人也不曾抱怨过盛唐,他只恨自己不能像飞将军李广那样浴血杀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其中的爱国之情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他的诗句总是充满了正能量,每每读之,总是令人震撼,备受鼓舞。

他之诗句,绪密而思清;他的为人,激情又正义。或许,正是因为纯真、正义的本性,再加上有没有很好的家族背景,使他无法适应官场的尔虞我诈,令他在仕途之路上始终步履蹒跚,才导致他被一贬再贬,遭贬的理由居然是:“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不拘小节(行为不够谨慎)。这理由多么敷衍,很明显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对于别人来说,被贬可能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情,可对于王昌龄来说,或许这算得上一件幸事,因为他在被贬的路上结识了许多好朋友,里边不乏大咖诗人,他因此也写下了很多“赠友人系列”的诗词。

王昌龄先是被贬到岭南,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在路上结识了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成为了好朋友。

没过几年,他又碰到了谪仙人李白。这两位在巴陵的一次偶然相遇,意外点燃了盛唐流行诗坛的熊熊大火:王昌龄做了一首《巴陵送李十二》,以排行来称呼,就足以说明两者关系之好。 李白在王昌龄被贬湘西龙标时,也贴心地回赠了一首著名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聊表慰藉:“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在王昌龄被贬来贬去的漫漫长途中,他并不寂寞,除了结识了诗坛领袖李白、孟浩然外,还与王维、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一大批著名诗人相交甚好。他经常跟朋友们一起郊游、和诗、对酒,大家隔三差五就约在一起,畅游于山水之间。这样的日子,何其快哉!

王昌龄的朋友圈

不过,王昌龄结交的这些诗人之间,关系却错综复杂,十分微妙,有些人还互相看不上,但王昌龄却能和他们每个人都成为挚友,不论是豪放的李白,还是向佛的王维,都与王昌龄一拍即合,他与高适、王之涣之间更是留下了“旗亭画壁”的千古典故。

王昌龄虽然有这么多大咖朋友,但是他从来不炫耀,更不摆架子,即便是普通的老乡或是没什么名气的朋友,他也会写诗相赠,最出名的要数那首《芙蓉楼送辛渐》。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昌龄又被贬官至江宁,远离京城。而他的朋友辛渐,则打算由润州(现在的镇江)北上,经过扬州,前往洛阳。王昌龄知道后,专程来为朋友送行。

送别当天,就连迷蒙的烟雨,也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而此时的王昌龄正遭受谤议,又逢至友远行,凄切心情可想而知。想必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

望着辛渐渐渐远去的背影,王昌龄觉得自己就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矗立在江边空望着流水逝去。惆怅间,他提笔写下了:“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可是,我们别忘了,王昌龄还是那个永远积极向上的赤子,哪怕朋友都远去,只剩下孤独的自己,他也没忘了带去问候亲友的话语,并表明心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要知道,王昌龄托辛渐带给洛阳亲友的绝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不变信念。从此“一片冰心在玉壶”成为千古名句。承载着这个美好故事的“芙蓉楼”,也在诗文的意境之中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这首诗所蕴含的精神,更是被无数文人、士子奉为人生的准则。

王昌龄不仅爱着他的朋友们,更爱着他的国家。他的爱虽然热情,却不失理性,他深知大唐并不完美,然而这种清醒的热爱反倒是显得愈加珍贵。他把自己的规劝,敏感,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感悟,都借着诗句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黄沙百战穿金 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论是宫怨诗、边塞诗,还是送别诗,王昌龄都用细腻的语言表达了:你生在这里,就要爱你的国家。当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应该为你的国家奉献,甚至要随时准备着为之牺牲宝贵的生命。

然而,令人感到可悲的是,王昌龄爱了一辈子盛唐,却没有得以善终,他对得起盛唐,盛唐却对不住他。安史之乱后,王昌龄感觉报国无门,于是就弃官回乡,没想到走到毫州时,竟然被刺史闾丘晓给杀害了。

他死的时候只有59岁,就连死因,至今也无人知晓。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样的王昌龄肯定是无辜受害的,不然,杀害他的人也不至于遭到世人的憎恨。

还好,河南节度使张镐统兵河南时,因闾丘晓救援不利、贻误战机而杖杀了闾丘晓,为王昌龄报了仇。

在临死前,闾丘晓曾下跪向节度使求饶:“我上有80岁老母,下有未成年的儿女要养,可否饶我一命?”张镐反问他:“你有父母要养,可是那被冤杀的王昌龄的妻儿老小,该由谁来照顾?王昌龄何罪之有?”闾丘晓自知理亏,终难逃一死,只能痛哭流涕地接受这晚来的报应。我甚至在想,如果当初王昌龄并没有死,只是受了重伤,或许他都能原谅这个罪人。

在正史中,王昌龄只是无足重轻的小官;在盛世里,他只是郁郁不得志的才子,在乱世中,他更是草芥般的一条性命。但是他的诗句却清澈又深刻,在粗粝荒凉的命运里,哪怕穿越千年之后,依然闪烁着珍珠般的光泽。

王昌龄的诗,不仅被国人所喜爱,更是名扬海外,至今我们想起有关“爱国”和“统一”的诗句,总是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他。就连武汉抗疫期间,日本医疗支援物资抵达中国,包装箱上印着的也是他的诗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条新闻曝光后,他的诗也被再度传播,掀起无数热议。或许连诗人自己也不曾想过,他的诗句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有一句话:“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用在王昌龄的身上,是那样恰如其分。虽然大唐对不住王昌龄,但我相信他在天堂也不会抱怨任何人,如果知道至今仍有这么多“粉丝”深爱着他,想必他会感到很欣慰吧。

标签: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