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学者分析,卢沙野的言论反映出中国外交系统内部的不一致性,但鹰派声音并非主流,外交部也很快启动危机管控,试图淡化处理并与卢的表态拉开距离。学者预期言论风波短期将加剧一些欧洲国家对中国的不信任,但不会根本性冲击北京近期拼外交的努力。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评估,卢沙野这次的发言是“高级外交官在一些敏感政策问题上发言不慎的典型”,也是“中国外交上比较明显的一个失误”,对中欧关系、中国国际形象都已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同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到文字稿被删时,称不了解情况。她也表示,中国尊重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主权国家地位。
(相关资料图)
马克龙星期一则在比利时参加峰会期间接受法媒访问时,批评身为外交官的卢沙野,使用这样的言辞“不适当”。马克龙并表示,自己跟那些在历史解读上、在实际边界上遭到攻击的国家站在一起。
卢沙野上星期五(4月21日)在法国LCI电视台《大访谈》栏目直播专访中,声称“前苏联国家没有有效的国际法地位,因为没有国际协议认定他们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引发欧美哗然。近80名欧洲议员星期天(4月23日)在法国《世界报》发表联署公开信,呼吁法国驱逐卢沙野。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庄嘉颖形容,卢沙野的言论在欧洲引发强烈反响“有点类似进乌龙球”,同时反映出中国外交政策中的紧张,“他们想呈现一个既开放又强硬的形象。”
该大使馆星期一早上曾在官方微信号发布卢沙野受访的中文和法文文字稿,但到北京时间中午时已删除。
尽管如此,彭博社分析认为,此次风波仍让马克龙政府争取北京推动俄乌和平的努力大打折扣。
面对卢沙野言论引发的风波,中国驻法大使馆在官网发声明,称“卢沙野大使有关乌克兰的言论不是政策声明,而是表达个人观点,不应该被过度解读”。该声明也称, 中国尊重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主权国家地位;中国的立场没有改变,愿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作出贡献。
陈刚与李明江都研判,卢沙野的言论可能会引发部分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怀疑与不信任,但这波影响并非不可逆转,最根本影响中国和这些欧洲国家关系的因素,还是取决于北京在俄乌战争的立场走向,包括在调停战争过程中的作为等。
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近日质疑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主权国家地位,持续在欧洲引发舆论声讨。近期才访华的法国总统马克龙星期一(4月24日)批评卢沙野言辞不当,强调这些国家的边界是“不可侵犯的”,展现欧洲一致对外立场。
李明江也指出,中国决策层应是意识到失误,外交部并很快出面澄清,实际上可被视为对卢沙野说法的否定,以期尽快消除负面影响。
法新社引述法国外交部同日表示,在一场先前就安排好的会议上,卢沙野被要求“发表公开言论要符合所属国家的官方立场”。
李明江分析,卢沙野的言论尽管与其个人风格有关,但也一定程度反映出中国外交圈中比较鹰派人物的观点,表明外交系统内部在一些问题上有不一致性甚至分歧。
这起事件加剧投资者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关切,MSCI中国指数星期二下挫多达2%,连续第六天下跌。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助理所长陈刚受访时指出,卢沙野的言论不仅与中国既定的外交政策有冲突还相违背,其个人观点并不能代表中国官方立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