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5565名本科生、5382名研究生圆满完成学业,开启人生新征程。毕业典礼上,毕业生代表为从事后勤保障的一线职工献上鲜花,感谢他们坚守岗位、无私奉献。再唱一遍校歌,万名华工毕业生将告别华园,继续满怀热爱,奔赴山海。
01:09毕业生向后勤保障一线职工献花
今年,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华工”)为每一位毕业生精心制作了专属的电子成长档案,再现他们在校学习、生活和实践的点点滴滴。华工党委书记章熙春现场为毕业生们签发了电子成长档案。
(资料图片)
据悉,为着力培养兼备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的领军人才,引导毕业生奔赴基层和重点领域,华工设立了“笃行奖”,用于奖励到西部及边远地区重点单位和基层单位就业、参军入伍、赴国际组织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便有一批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代表被授予“笃行奖”。
华工校长张立群以“青春,在强国征程上绽放,在人类进步中闪光”为题致辞,为10947名毕业生送上“高扬理想风帆,凌云纵横绘蓝图”“勇立时代潮头,直挂云帆济沧海”“接续砥砺奋斗,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寄语。
张立群在致辞中点赞多位2023届优秀毕业生,也向所有毕业生提出期望道:“生逢盛世,这是属于你们的时与势;广阔舞台,这是赋予你们的担与责。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也是充满激流和险滩的航程,你们自当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成长在祖国的需要里,奋斗在人类的进步中。”
“感谢你们的奉献与陪伴,辛苦了!”现场,华工毕业生代表还为学校医护人员、保卫人员、后勤人员等一线职工献上鲜花,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奉献与守护。
华工广州国际校区迎首届本科毕业生
今年,华工广州国际校区迎来了首届本科毕业生。峻德书院、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李金鹏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本科学习期间,“00后”的李金鹏常被别人称作“六边形战士”: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篇;作为队长带队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一等奖、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获2021-2022年度“十大三好学生标兵”、何镜堂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如今,他被保研至清华大学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专业。
广州国际校区致力于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办学新道路,打造“新工科”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本科生配备了包括国内外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在内的学业导师、成长导师和班主任。作为华工广州国际校区首届本科毕业生中的一员,李金鹏用“探索-积淀-精进-超越”概括了自己在广州国际校区度过的四年。四年前他以659分从河北“压线”考入华工,参加了入学后的二次选拔,转入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面对全新的环境、全英的课程,他没有畏惧退缩,而是利用好平台和资源,找到自己真正想前进的方向,不懈努力,浇灌理想。
本科期间能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并不容易,李金鹏说,当时只是想把自己能够做到的、感兴趣的事情做出来,未曾想过能拿到成果,成功发表论文是一种幸运,但“努力、找到合适的方向、遇到困难坚持不懈”也必不可少。
“在华工广州国际校区学的内容比较前沿,让我具备了非常好的综合素质和交叉学科基础,让我在应对未来的学术研究或项目时,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认知。”李金鹏介绍,他目前的研究方向是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正与国家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契合,他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以智能工程之力改变世界”,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建设一个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
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10篇的秘诀是?
华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赵博则立志成为一名“数字化装备医生”。他所在的课题组主要从事超精密与机器人装备的基础与关键技术研究,导师常和他们说:“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要立足‘制造业当家’助力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敢于突破,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敢想敢为。”
谈及在读博过程中积累的科研必备素质,他说,一是应保持谦逊的态度,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要善于发现、学习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二是耐得住寂寞,做实验、改论文常常是漫长的过程,期间伴随着困难、挫折与焦虑,只有坚持不懈才可能看到产出成果的一刻。三是学会感恩,“我很感谢华工这个平台,也很感谢导师和团队,融洽的团队氛围会减少读博过程中的焦虑,也能更事半功倍,一个人的成功是身边很多因素的整合,我很感谢我遇到的每一个人。”
博士期间,赵博获得两次校长奖学金、一次国家奖学金,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10篇。目前,他计划毕业后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谈及博士期间发表多篇论文的经验,赵博认为,主动、学会沟通、大量阅读文献都是博士应该具备的素质,博士研究生应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想法还不成熟,就主动寻求导师和同学的帮助,整合优势,提高效率。
赵博预估自己读博期间的论文阅读量为600至650篇,其中八成左右是全英文献,在这一阅读量的基础之上,他找寻到了科研的突破口和自己的“学术标签”,将人工智能的热潮应用至高端精密装备中,对核心执行机构进行“把脉问诊”,成为一名“数字化装备医生”,希望未来能为“中国智能制造”贡献力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欣潼 通讯员:黄明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鹤涛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鹤涛、林欣潼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婷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