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研究也表明,市场有必要重新思考建造的办公室数量和性质,重新定位现有办公室,适应新工作方式。通过辨识出导致不同城市办公楼供应上升的因素,可以进而推断支撑办公楼市场的关键驱动因素。
在新加坡,越来越多员工回到办公室上班,特别是在银行和金融等领域,还有中国、日本和韩国公司。科技公司则继续采取灵活工作制度。
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日前发布最新报告,对全球办公楼市场和未来的办公楼供应进行深入分析。截至今年3月,亚太市场的平均办公楼使用率为86%,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的为61%,美国的则是48%。
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部主管张敏璋说:“虽然多数发达经济体的办公空间未来几年面临供应过剩,由于缺乏新供应,新加坡市场依然相当紧张,抵消了企业采纳混合工作模式后的需求下滑。”
一项研究显示,美国城市未来的办公楼供应预计最高,紧随其后是欧洲城市和亚太城市。亚太地区而言,到了2033年,新加坡、首尔和孟买的办公空间过剩预计会减少。
报告指出,本地新办公楼供应在2020年至2022年保持较低。考虑到撤出市场和新增的办公空间,去年的净可出租面积(NLA)为92万6000平方英尺。今年虽然有190万平方英尺的新空间,大部分主要来自今年竣工的IOI Central Boulevard。
展望未来,第一太平戴维斯首席执行官劳耀萳说,随着更多租户在选择和决策过程中考虑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市场将继续对更高等级的绿色建筑保持兴趣。
从2024年至2028年,本地新办公楼供应预计有319万6000平方英尺的净可出租面积。
相对而言,美国城市的长期办公楼供应预计最高,许多企业今年已实行“重返办公室”,这预计推动短期办公楼需求,逐渐减少一些地点的过剩空间。
其中一个因素是文化,它可以影响员工对办公室生活和混合工作模式的态度。东京和巴黎企业鼓励在办公室对员工予以指导,使这两个城市的办公楼使用率较高,截至3月,分别为80%和66%。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