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财经 宏观 商业 金融 理财 行情 股票 外汇 期货 基金 综合
首页 > 基金 > 正文

“固收+”基金遭遇滑铁卢 引发投诉不断

2022-08-18 10:55:13 每日商报

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的“股债双杀”仍在持续,同时配置股债的各类“固收+”产品腹背受敌,甚至出现净值回撤的状况。对此,部分投资者的期望值直线下滑,从希望赚钱到渴求保本。不过,来自监管层的最新要求显示,“固收+”基金上述情形将发生改变。8月16日,部分公募基金公司表示收到窗口指导的消息,明确了“固收+”类基金的投资范围及宣传口径,要求相关产品的权益资产投资占比上限不得超过30%。

“固收+”基金遭遇滑铁卢 引发投诉不断

据兴业证券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固收+”基金规模为2.47万亿元,其中存量产品环比净赎回约1561亿元,而这也是“固收+”基金自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净赎回。

兴业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中心分析师黄伟平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的波动,让部分投资者重新认识了“固收+”产品。今年年初至4月底,无论是权益还是可转债均经历了剧烈波动,部分产品今年以来回撤幅度超 20%,很多固收+产品的回撤幅度均明显超过了过往,而去年下半年才是这些产品的高速扩张期,换句话说,很多人是去年下半年高点入场然后在今年遭受了亏损,正是这样的波动让大家重新认识了“固收+”产品的波动特性。

随着权益及可转债市场的剧烈波动,曾几何时稳健可靠的“固收+”纷纷变成“固收-”,基民在认识到产品的波动特性之后,对这类基金逐渐生出否定态度,选择了用脚投票。

“我现在已经不指望它给我赚钱了,能回本就谢天谢地了。”提起自己去年购买的“固有+”基金,90后杭州姑娘小敏(化名)忍不住抱怨。她说自己当初选择购买“固有+”基金,正是看重了其“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我本身积蓄不多,总想着买个稳健点的产品,可以钱生钱。我想着反正比较容易浮动的股票、可转债等所占投资比例不高,就算运气再差也不至于亏钱吧?所以一看到收益有损就会很紧张。”

事实上,与小敏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曾有基金公司的人士透露,当市场大幅调整时,“固收+”基金成为了投诉最多的产品:“从客服方面反馈,‘固收+’基金最不能接受净值回撤,客户的投诉电话最多。”

业内人士指出,一般来说,购买此类基金的客户,相当一部分是热衷于银行理财类的、或者是只接触过余额宝等稳健收益产品的投资者,他们风险偏好比较低,因此面对亏损心态容易波动。而相反,很多购买权益类基金的投资者对回撤都有预期,在大跌时还敢加仓或者抄底来摊薄成本。

“固收+”基金迎窗口指导

据了解,所谓的“固收+”基金,是以获得绝对收益为目标,以固定收益资产构建基础收益,在严格控制回撤的前提下,配置权益类风险资产及量化策略,从而达到增厚收益、平滑波动的投资体系,由“固收”和“+”两部分组成的产品。

目前,按照持仓类别,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产品,包括混合一级债基、混合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在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方面,这三类产品大多投向国债、同业存单、中短久期利率债等产品。

“固收+”中的“+”的意思是组合里面除了债券,再“+”上部分股票或者其他类别的资产,并非是保证在固定的收益上“+”一个额外的正收益,更需要关注底层资产是什么。对于“+什么”和“+多少”的策略上,市场上也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和选择标准。

因此,监管部门正在加强对“固收+”基金的宣传口径约束。

8月16日,部分基金公司收到监管窗口指导。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未来基金组合权益投资比例上限超过30%的基金不能以“固收+”名义宣传,如果是申报“固收+”新产品,权益投资比例须在10%至30%。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明确“固收+”类基金的投资范围以及宣传口径监管和指导,能突出这类产品的稳健性,提高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度,更符合承接中低风险理财需求的产品特征。同时,对“固收+”产品宣传进行限制,是对投资者的一种保护,突出了其稳健性,满足普通投资人对多元化理财工具的需求。

从出发点来看,监管的逻辑是在保护投资者,但需指出的是,投资者的保护过程也是投资者风险意识培养的过程。事实上,一众所谓“固收+”基金在今年初其实发生过较大的回撤,除了权益资产多有估值缩水影响资产净值水平外,其权益资产的仓位过高也是导致债券收益被亏损的权益资产反噬的关键因素。

标签: 股债双杀 固收+ 基金规模 稳健点的产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