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声音不断。继“促进民营经济31条”发布后,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随后,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了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经济,并将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民企的指导性文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近年来,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性凸显。那么,如何整体上看待当前民营企业的一个宏观政策环境?支持民企的政策信号是否会利好投资市场?面对中国经济增长转型的关键时期,民营企业要如何抓住机遇风口?还有哪些热门赛道可以更好吸引投资的机会?而置身于“稳增长稳就业”的宏观背景下,民营企业如何更好发挥作用?对于上述疑惑,南都湾财社“大钱进”栏目启动新一期的连线,邀请专家聚焦未来投资风向,解读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信号。
政策氛围提振资本市场对民营经济的信心
近期政策信号显示,金融领域支持民营企业的态度积极,也释放出对资本市场的利好信号。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匡正接受南都湾财社“大钱进”连线采访时提出,中国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以A股二级市场为例,民营企业在上市公司总数中占据三分之二,数量众多,构成了资本市场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在市值上民企相对较小,但其数量优势使其在市场中扮演主导角色。过去一年,由于经济挑战,民营企业的市值下降较多,股价表现也受到一定压力。
“近期的政策信号有望改善这种状况。”匡正认为,这些政策的出台时间非常适宜,有助于持续营造关心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氛围,将有助于改善投资者情绪、修复估值。《意见》发出后,市场的反应明显,成交量增加,隔夜美股中概股也呈现明显反弹,这显示市场对这些政策的积极解读,同时也显著提振了投资者对民营经济的信心。
除了整体情绪改善和估值修复外,匡正还注意到这些政策中提到的发展方向与民企的参与息息相关。他认为,“平台经济、科技创新、普惠型的金融,还有乡村振兴、城中村的改造等,都是以前民企参与度非常高的领域,对于在这些敞口中有布局的民企来说都是非常具体的好消息。”
新基建投资风口 为 民企 提供 深度参与的 机会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长转型的关键时期,从以房地产和传统基础设施为主导的投资拉动型模式,正在逐步转向以创新技术和绿色环保为核心的新基建引擎。在这一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抓住投资机遇成为了民营企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过去,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债务驱动的投资模式,地产和传统基建在投资结构中占比较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有一定副作用,如地方政府债务快速累积和资本边际效率下降等。”匡正认为,为应对这一局面,我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新基建已成为中国承载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支点。新基建的特点在于强调效益、经济性、绿色、智能和可靠,与传统基建有明显差异,其背后蕴含产业技术的兴起和突破,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深度参与的机会。
按照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政策文件,提到新型储能、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被视为未来的热门赛道。对此,匡正分析,不只是储能、云计算、人工智能,还有工业互联网、基因、细胞医疗及工业软件,这些其实都是政策鼓励民营企业能够有所贡献的。中国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表现出极高水平,尤其是从高校和科研机构脱离出来的创新型企业,以及科技互联网领域的巨头。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应用方面均有优势,有能力进行大额投资和研发,推动新技术体系的发展。
值得留意的是,光伏风电储能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正逐步崭露头角。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显著。在匡正看来,“虽然目前制造业的景气度还是处在一个温和复苏的状态下,但是自主创新和绿色能源转型这两个主题下的制造业,是整个中国制造业里面景气度比较好的两个行业,也是我们下半年比较看好的。”
再次 降准 可 期待 , 但 政策组合拳更为重要
就在8月11日,人民银行公布了最新一期的社会融资规模数据和金融数据,多重因素叠加导致7月金融数据边际回落,整体低于市场预期,也引来了一定的市场情绪。未来降准降息还有多少空间?如何激发企业的投资热情?成为热点。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在业界看来,过去3年我国并未实施强刺激政策,货币政策调整空间较大,政策工具和政策储备较为丰富,有条件加大实施力度。从另一方面看,近年来中国企业贷款利率逐步下降。
“后续我们认为货币政策维持一个适度宽松是相当有必要的,这就包括降息和降准。”匡正认为,对于降息,需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外部货币政策周期和人民币汇率。 对于降准,在回顾2010年以来的降准操作后发现,央行同一轮货币宽松周期开始后,两次降准时间不超过四个月。鉴于此轮偏宽松货币周期已启动,再次降准可以期待。
值得留意的是,在不久前召开的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上,人民银行提出要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改善和稳定市场预期,为实体经济稳定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不过,除了货币政策,更需全面考量宏观政策。他进一步阐释称,中国需要推行一个偏扩张型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但也需要在短期的稳增长的需求和长期的结构性转型和优化当中,去做出一个平衡,要给将来长期的结构性的优化要留出空间。所以,政策的施行不会只依赖其中一种工具,肯定是政策组合拳的一部分,这里面就包括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甚至是地产政策、消费政策多角度发力,互相配合。
民营企业是稳就业主力, 还 需提高政策 精准度
在当下经济复苏的形势下,稳增长、稳就业同样是关键词。据观察,就业问题被认为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在此背景下,民营企业扮演着就业的主力军,与稳增长稳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密不可分。
在接受南都湾财社采访中,匡正认为稳增长与稳就业形成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关系。经济的增长与就业人数密切正相关,优越的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岗位。就业扩大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也刺激内需增长,因为稳定收入促进消费需求。就业与内需之间形成了积极循环,为市场经济注入活力。
“民营企业作为中国企业数量的绝对大头,登记企业超过5000万,贡献超过80%的城镇劳动力就业,扮演了稳定就业的重要角色。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在稳就业方面的贡献不容忽视。”匡正表示。
那么,民企如何更好助力稳就业,匡正也提出了多方位建议。第一,政府和企业需加强合作,将就业置于更突出的位置。第二,加强政策精准度,比如针对特殊求职群体,提供社会职能和再就业技能。第三,对于高校毕业生,政府需推动公共资源提供服务,进一步促进就业。
在业界看来,从金融支持到新基建引领,中国民营企业正在蓬勃发展的道路上。在政策的引导下民营经济将继续发挥其稳就业、促增长的重要作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赋予新的活力。
采写 : 南都湾财社 记者 卢亮 实习生 陈 薪 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