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建大田10月30日电 题:“高山茶之乡”福建大田茶香飘两岸
作者 林春茵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福建三明大田县茶商李志忠用一辆拖拉机满载高山茶,用了整整一天时间赶到厦门,将茶叶出口海峡对岸的台湾久顺茶行,赚到了他人生第一桶金。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台湾久顺茶行的五兄弟股东之一彭宝法来到大田,承包下屏山万亩茶园,引进台湾高山茶制茶技术,在大陆迎来茶业生意的二度春。
近二十年过去,彭宝法和李志忠的两岸茶缘已经延续到下一代。如今,李志忠的儿子李鹏青正代为久顺茶行打理屏山茶园,彭宝法的侄子彭安源也跨海而来,到位于福建漳州的天福茶学院就学。
这样的闽台茶缘,在福建大田比比皆是。大田地处闽中腹地,以175座海拔千米以上山峰盛产高山好茶,博得“中国高山茶之乡”之称,如今正成为闽台茶产业合作交流方兴未艾的一个缩影。
“引进台湾种植理念、茶叶品种、生产技术、加工机械等,为大田在市场上先走一步赢得商机。”李鹏春说,台湾茶企进入后,大田茶农观念转变,按市场经济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勇于走出家门去闯市场。
最早到大田来的台湾木栅区“九届铁观音茶王”张庆泉说,台湾面临茶园老化、茶农凋零、传统制茶工艺难调市场口味的困境,而大陆土地广袤,市场广大,产出良茶透过台湾渠道擒下英国、印尼、菲律宾和越南等国际市场,尤其两岸茶农一起探索,“感觉大有所为”。
大田县县长林金龙表示,将融合当地万亩生态茶园等多样生态资源,大力挖掘章公祖师、崇圣岩等佛教文化资源和苏维埃政府旧址、朱德旧居等苏区红色文化资源,探索新的茶文化旅游发展路子。
其间“台湾经验”再度被茶农寄望。在被评为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的内洋村,内洋村党支部书记苏庆焌表示,不少村民已经被带动起来,美化茶园、修建民宿,计划移植台湾精致农业休闲旅游经验。
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陈世泽指出,闽台茶业界透过土地或经济资源、优良品种、生产技术与加工设备、经营管理经验等方面交流与合作,正逐步实现海峡两岸茶叶生产要素、自然资源、市场的优势互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