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它也难以幸免于药物价格及高通胀压力加剧的冲击,集团今年初先后执行了两轮裁员,共辞退750名员工,截至4月,全球约有2万4000多名员工。
现年56岁的托雷斯来自波多黎各,2013年加入安进之前,曾在另一家跨国药企罗氏制药担任领导职务,在生物医药领域至今累积30多年工作经验。他原本担任安进波多黎各药品副总裁,去年被调派至新加坡,成为这里生产基地的最高负责人。
托雷斯受访时指出,新加坡具备综合优势吸引公司落户,除了坚实的基础设施、高素质的人才库,以及友善的营商环境之外,新加坡也注重知识产权保护,这对一直追求创新的安进十分有利。
(相关资料图)
他说,这不是他第一次常驻新加坡,2017年至2020年期间曾被公司派驻到新加坡生产基地,当时担任生产质量执行董事。 “当公司问我愿不愿意再次回到新加坡时,我考虑不到30秒就答应了,因为我看到这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
安进在新加坡生产基地至今已注资超过4亿美元(5亿3500万新元),专门生产原料药,用于开发和制造多种临床及商业生物制剂和合成药物成分,为心血管、骨骼健康、肿瘤和神经科学等疾病领域做出贡献。
创新过程等同于冒险,托雷斯说:“每当我们做出任何改变时,都要经过许多审查程序。”例如,新一代生物制药设施花了差不多两年半时间,就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重要监管机构的批准投产。
托雷斯说,新一代生物制药设施的优势之一,是采纳了模块化设计,以实现更迅速及更高生产力的商业规模灵活制造。例如,安进与本地起步公司蜂鸟生物医药(Hummingbird Bioscience)在疫情期间展开合作,双方短时间内迅速联手发现单克隆抗体疗法以作为人体实验。
公司目前在大士的生物医药园设有两个厂房,2014年第一座厂房开始建设时,就以打造全球第一座“新一代生物制药设施”(Next-Generation Biomanufacturing Facility)为目标。托雷斯说:“创新是我们的基因,公司一直在追求创新,更致力于创造新的工作方式。”
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和生产力,托雷斯指出,新加坡生产基地积极推行数码化转型,“加州总部的科学家可以直接监控我们在这里的生物反应器的运作,两地在线上相互支援”。
尽管如此,新加坡生产基地并没有遭受太大影响。托雷斯说,过去九年来,公司在本地聘雇的员工从当初的70人增至目前的超过350人。他强调,安进十分看重新加坡生产基地,认为这里具有很高的效率及能力。“每当要开发新产品时,我们都是参与讨论的其中一员。”
安进在新加坡生产基地的厂房采纳远程显示机器人来提升工作效率。(谢智扬摄)公司已在碳排放、省水和废料处理方面立下雄心壮志。根据其2027年环境可持续发展计划,公司承诺未来五年内要达至碳中和,用水及废料处理将分别减少40%和75%,公司现已投资超过2亿美元来实现承诺。
“创新是我们的基因,公司一直在追求创新,更致力于创造新的工作方式。”
这个新一代生物制药设施在15个月内竣工,比起同等产能的传统厂房,它不仅采用高效率且创新的生产流程,更节省很多的建筑和运作成本,为可持续生产设下了标杆。除了水电用量分别减少58%和78%, 碳排放也降低了76%。
托雷斯说,冠病疫情突然暴发虽然对供应链造成严重干扰,但新加坡生产基地从未停止过生产。
他强调,追求创新是公司基因,位于新加坡的生产基地为可持续生产设下标杆,目前正积极推动数码化转型,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安进新加坡制造(Amgen Singapore Manufacturing )副总裁托雷斯(Wallace I. Torres)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了这一番话。
由于上述设施的成就斐然,安进也在美国罗德岛州复制打造同样的设施。
公司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总部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千橡城,美国是生产大本营,包括加州、罗德岛州、马萨诸塞州和属美国领土的波多黎各,而波多黎各生产基地更是公司最大规模厂房。
安进去年全年营收同比增加1.29%至263亿美元,净利上扬11%至66亿美元。展望2023年,公司预期今年营收介于260亿美元至272亿美元,与去年业绩基本持平。
除了新一代生物制药设施,2015年公司在我国开始设立第二座厂房,这是集团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化学合成原料药剂制造设施。
生物制剂主要是指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制造的药物,作为全球生物制剂领导者,安进致力于维持产品稳定供应,为患者提供可靠、创新且优质的药物。公司专注于六大疾病领域,覆盖心血管疾病、肿瘤、骨骼健康、神经科学、肾病,以及炎症,为缺少有效疗法的疾病提供创新药物。
另外,厂房采纳远程显示机器人,以及增强现实(AR)及虚拟现实(VR)穿戴设备,这是因为厂房都是符合良好生产规范(GMP)的无尘环境,操作人员在里面工作时都须全副武装,而这些设备可以省却频繁穿脱防护服的麻烦。
成立于1980年的美国生物科技公司安进以服务患者为使命。安进2014年进驻我国,当初公司考虑在亚洲扩展生产网络时,新加坡脱颖而出,成为公司在区域的首个生产基地。
标签: